廖秀梅-手機女孩(局部)  

友點子創作工作室成立不多時,但成員創作品質及能量驚人,儼然成為台灣最重要的一股版畫新勢力。工作室成員廖秀梅老師寫了一段故事,敘述了一個前輩無私付出,後輩因而左右逢源,創作熱情完全爆發的歷程。

廖秀梅~

過了「而立」好多年,在工作及家庭的雙重羈絆下,重回校園攻讀碩士學位,從沒想過熄滅已久的創作熱情會在依山傍水的「友點子創作工作室」中被燃起,更凝聚了一群有創意、有熱忱的大小點點們一同創作,從事社造。一切得話說從頭‥‥‥

一場版畫研習中,結識了台師大客座專家暨駐校藝術家-沈金源老師,在沈老師親切不藏私的傾囊相授之下,習得版畫領域的些許皮毛,自此確立創作的媒材與方向。版畫異於其他藝術創作類別,需要專業的器材機具輔助,也需要像沈老師這樣學有專精的老師引導提點,但苦無創作環境的我,身陷於窘境中,眼看這股重燃的熱情將要熄滅了。

睿智的沈老師看出我「無米之炊」的難為,但師生倆以人物力皆不足的條件下,催生一間可以恣意創作的版畫工作室,可說是遙不可及的夢,但夢竟然成真了!在沈老師摯友-賴振輝老師的牽線號召下,攜家帶眷的我與一群有志從事版畫創作的夥伴們,在離家五六十公里之遙的基隆市五堵區友一社區,籌組了「友點子創作工作室」。承蒙屋主同時也是友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蕭雪女士的「無料」借用,大夥花了相當多的心思心力,將原本閒置的空屋整理成窗明几淨、設備齊全的專業版畫工作室。我終於找到一隅自在創作、熱情不滅的天地。

這間工作室是女兒們口中-「基隆的家」,但剛開始「成家」卻是歷經重重阻礙與困難:沒經費,就自掏腰包;沒人力,就打遍電話找來壯丁;沒設備,就撿別人不要的;沒機器,就央求廠商半買半相送‥‥‥,一點一滴一步一腳印,這個家可說是匯集大夥的心,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如今,這個家成了夥伴們自豪的大家庭,每次聚首,大夥不分彼此的照應,連我帶去女兒們也受到關照,被大夥稱為「小點點」,而大人們就是「大點點」啦!每當大點點埋首創作、小點點則在旁信守塗鴉,大點點、小點點齊聚「友點子」,點子源源不絕、笑聲不絕於耳。

工作室的兩位靈魂人物-沈金源老師與賴振輝老師,在版畫領域中鑽研創新四十年不墬,亦是相知相惜的同窗好友。一莊一諧互補的個性充分反映在他們的創作上:沈老師堪稱凹版第一把交椅、賴老師則以凸版併用版見長;沈老師擅長電腦繪圖設計、賴老師則喜好手繪直覺即興。每回研習,看兩老使出渾身解數、搬出傳家絕活,只為了不讓我們遠道而來卻空手而回,過程中,他倆一搭一唱、吹捧調侃,彷彿在欣賞一齣「對口相聲」,堂堂精采。同時擁有兩位國寶級藝術家坐鎮指導,我們何其有幸!

漸漸的,周遭社區居民感受到我們深耕立足的心意,常常雪中送炭般的噓寒送暖,為我們準備一盤盤熱騰的飯菜、遞來一杯杯香醇的咖啡。蛻去日據時代採礦風采的「友一社區」,在時間洪流中,被世人所淡忘,這裡除了二個大型封閉式社區外,舊有的聚落顯得頹圮滄桑,但是因為「友點子」的存在,它成了社區的精神象徵,成了居民心繫的所在;慢慢的,「友點子」肩負著社造的使命,原本只想單純創作的大夥開始捲起袖子,協助友一社區發展協會推展各種活動,為社區注入一股活水,點滴力量大,點與點連成線、構成面,創作之餘關懷社區,兩面兼顧,真是意外的收穫。

猶記工作室開幕那天,一掃連日陰霾,晨曦映照在每一個人臉上,顯得朝氣蓬勃。賓客雲集,其中「台灣版畫之父」-廖修平老師更親臨現場,除了揭開工作室序幕外,一向寡言的他,對大夥的勉勵不是因為他個人捐了一台全新的壓印機而鼓勵大家盡情創作,卻是拋磚引玉,希望藉工作室的成立,作為社區文化再造的契機。我看見台灣第一代版畫大師的丰采、第二代的堅持,而我們接下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傳承使命。

大小點點匯聚一起,猶如筆鋒繽紛落下的墨點,將開枝散葉,壯大成蔭。桃園到基隆,一段原本陌生遙遠的路途,隨著往返次數遞增,變得熟悉親切。如果問我「友點子」怎麼走?我會說:指引「友點子」的路徑猶如尋寶的過程,循著當年採煤的路徑,這裡成為新寶地,蘊藏著珍寶,等你來挖寶。 

(廖秀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碩士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畢業,版畫作品正在華國大飯店、美生大安牙醫診所及格列佛畫廊展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sgall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